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6:42:00  浏览:970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1999]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适应近年来增值税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征管工作的需要,在广泛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申报义务,有利于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资料使用管理的原则,国家税务总局对现行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做了必要的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印发给你们,自1999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总局1995年印发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国税发〔1995〕196号)同时停止执行。各地在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向总局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均按本办法进行纳税申报。
二、纳税申报资料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和《分支机构销售明细表》。
(二)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三)备查资料:
1.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
2.已开具的普通发票存根联;
3.符合抵扣条件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
4.收购凭证的存根联或报查联;
5.《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和《退税机关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
6.代扣代缴税款凭证存根联;
7.进料加工申请表和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单;
8.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备查资料。
备查资料是否需要在当期报送,由各省级国家税务局确定。
三、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的填报要求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和《分支机构销售明细表》按填表说明的要求填写,报送一式三份,税务机关签收后,一份退还纳税人,两份留存。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备查资料由纳税人在月度终了后,认真整理并装订成册。其中,1、2、4、6项,属于整本开具的应按原顺序装订;不属整本开具或开具电脑票的,应按开票顺序号码每25份装订一册,不足25份的按实际开具份数装订。对其他作为扣税凭证的单证,根据取得的时间顺序,按单证种类每25份装订一册,不足25份的按实际份数装订。装订时,必须使用税务机关统一规定的《征税/扣税单证汇总簿封面》,并按规定填写封面内容,由办税人员和财务人员审核签章。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未用完的,可于下月继续使用,并在封面上分别填写各月数据,如果一本专用发票两个月仍未使用完的,剩余部分报税务机关剪角作废。
《征税/扣税单证汇总簿封面》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单位名称、本册单证份数、金额、税额、本月此种单证总册数及本册单证编号、税款所属时间等,具体格式由各省级国家税务局制定。
四、《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和《分支机构销售明细表》由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领购。
附件: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3.《发票领用存月报表》
4.《分支机构销售明细表》
5.《增值税纳税申报填表说明》

附件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表。纳税
人不论有无销售额,均应按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按期填报本表,并于次月一日
起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税款所属时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金额单位:元
------------------------------------------------------------------------------
纳税人识别号 | | | | | | | | | | | | | | | |
----------------|------------------------------------------------------------------------------------------------
纳税人名称 | |法定代表人姓名| |营业地址| |
----------------------------------------|----------------------------------------------------------------------|
开户银行及帐号|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电话号码| |
----------------------------------------------------------------------------------------------------------------|
| | 销售额 | 税额 |
| |--------------------------|--------------------------|
| 项 目 | 本月数 | 本年累计数 | 本月数 | 本年累计数 |
| |----------|--------------|----------|--------------|
| | (a) | (b) | (c) | (d) |
|----------------------------------------------------|----------|--------------|----------|--------------|
|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 |1=2+3 | | | | |
|------------------------------------------|--------|----------|--------------|----------|--------------|
| | 货 物 名 称 | 适用税率% | | | — | | — |
|应|------------------|------------------|--------|----------|--------------|----------|--------------|
| | | | | | — | | — |
|税|------------------|------------------|--------|----------|--------------|----------|--------------|
| | | | | | — | | — |
销|货|------------------|------------------|--------|----------|--------------|----------|--------------|
| | | | | | — | | — |
|物|--------------------------------------|--------|----------|--------------|----------|--------------|
| | 小 计 |2 | | | | |
|------------------------------------------|--------|----------|--------------|----------|--------------|
| 应税劳务 |3 | | | | |
|------------------------------------------|--------|----------|--------------|----------|--------------|
项|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 |4=5+6+7 | | | | |
|------------------------------------------|--------|----------|--------------|----------|--------------|
|其中: 适用6%征收率的货物 |5 | | | | |
|------------------------------------------|--------|----------|--------------|----------|--------------|
| 适用4%征收率的货物 |6 | | | | |
|------------------------------------------|--------|----------|--------------|----------|--------------|
| |7 | | | | |
|------------------------------------------|--------|----------|--------------|----------|--------------|
|免税货物 |8 | | | — | — |
|------------------------------------------|--------|----------|--------------|----------|--------------|
|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 |9 | | | — | — |
--|------------------------------------------------------------------------------------------------------------|
| | 本 月 数 |本年 |
| 项 目 |--------------------------------------------------------------|累计数 |
| |合 计|17% |13% |10% |7% |6% |4% |期初存货| |
| | |税率|税率 |扣除率|扣除率|征收率|征收率|已征税款| |
|----------------------------------|------|----|------|------|------|------|------|--------|--------|
|本期进项税额发生额 |10 | | | | | | | | — | |
|----------------------------|----|------|----|------|------|------|------|------|--------|--------|
|进项税额转出 |11 | | | | | | | | — | |
|----------------------------|----|------|----|------|------|------|------|------|--------|--------|
|其中: 免税货物用 |12 | | | | | | | | — | |
|----------------------------|----|------|----|------|------|------|------|------|--------|--------|
进| 非应税项目用 |13 | | | | | | | | — | |
|----------------------------|----|------|----|------|------|------|------|------|--------|--------|
| 非正常损失 |14 | | | | | | | | — | |
|----------------------------|----|------|----|------|------|------|------|------|--------|--------|
| 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 |15 | | | | | | | | — | |
|----------------------------|----|------|----|------|------|------|------|------|--------|--------|
项| 免抵退货物不得抵扣税额|16 | | | | | | | | — | |
|----------------------------|----|------|----|------|------|------|------|------|--------|--------|
| 其他 |17 | | | | | | | | — | |
|----------------------------|----|------|----|------|------|------|------|------|--------|--------|
|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期末余额 |18 | | —| — |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项 目 |本月数|本年累计数| | |
|----------------------------------------|------|----------| | |
|销项税额合计 |20=1c | | | |(如果你已委托代理申报人, 请填写下列资 |
|--------------------------|------------|------|----------|授|料) |
|进项税额合计 |21=10-11 | | | |为代理一切税务事宜, 现授权 |
|--------------------------|------------|------|----------| |(地址) 为本纳税人的代理申报 |
|上期留抵税额 |22 | | — |权|人, 任何与本申报表有关的往来文件都可寄与 |
|--------------------------|------------|------|----------| |此人。 |
|免抵退货物已退税额 |23 | | | | |
|--------------------------|------------|------|----------|声| |
税|应抵扣税额合计 |24=21+22-23 | | — | | |
|--------------------------|------------|------|----------| | |
|实际抵扣税额 |25(如24<20 | | |明| |
款| |则为24, 否则| | | | |
| |为20) | | | | 授权人签字: |
|--------------------------|------------|------|----------|--|------------------------------------------|
计|应纳税额 |26=20+4c-25 | | | | |
|--------------------------|------------|------|----------| | |
|代扣代缴税额 |27 | | | | |
算|--------------------------|------------|------|----------| | |
|本期应纳税额合计 |28=26+27 | | |申| 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 |
|--------------------------|------------|------|----------| |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填报的, 我确信它是真 |
|期末留抵税额 |29=24-25 | | — |报|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
--|--------------------------|------------|------|----------| | |
|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30 | | — |人| |
|--------------------------|------------|------|----------| | |
税|本期已缴税额 |31 | | — |声| |
|--------------------------|------------|------|----------| | |
款|其中: 本期应纳税额预缴数 |32 | | — |明| |
|--------------------------|------------|------|----------| | |
缴|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33=30+28-31 | | — | | |
|--------------------------|------------|------|----------| | |
纳|其中: 欠缴税额 |34 | | — | | 声明人签字: |
|--------------------------|------------|------|----------| | |
| 本期应补(应退)税额 |35=28-32 | | — | | |
------------------------------------------------------------------------------------------------------------------
会计主管签字: 代理申报人签字: 纳税人盖章:
以下由税务机关填写:
收到日期: 接收人: 主管税务机关盖章:

附件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纳税人名称(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金额单位:元
------------------------------------------------------------------------
| | 项 目 名 称 |本 月 数|本年累计|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 |----------------------|----------|--------|--------|--------|
|财|产品(商品)销售收入 | | | ---- | ---- |
| |----------------------|----------|--------|--------|--------|
|务|产品(商品)销售成本 | | | | |
| |----------------------|----------|--------|--------|--------|
|指|产品(商品)销售利润 | | | ---- | ---- |
| |----------------------|----------|--------|--------|--------|
|标|存货 | ---- | ---- | | |
| |----------------------|----------|--------|--------|--------|
| |应收帐款 | ---- | ---- | | |
| |----------------------|----------|--------|--------|--------|
| |应付帐款 | ---- | ---- | | |
|--|----------------------------------|--------|--------|--------|
| | 项 目 名 称 |份 数|金 额|税 额|
| |----------------------------------|--------|--------|--------|
|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 | |
| |----------------------------------|--------|--------|--------|
|项|开具普通发票 | | | |
| |----------------------------------|--------|--------|--------|
|发|未开具发票 | | | |
| |----------------------------------|--------|--------|--------|
|票| | | | |
| |----------------------------------|--------|--------|--------|
| | 小 计 | ---- | ---- | |
|--|----------------------------------|--------|--------|--------|
| | 项 目 名 称 |份 数|金 额|税 额|
| |----------------------------------|--------|--------|--------|
|进|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 | | | |
| |----------------------------------|--------|--------|--------|
|项|农产品收购凭证或普通发票 | | | |
| |----------------------------------|--------|--------|--------|
|发|废旧物资收购凭证或普通发票 | | | |
| |----------------------------------|--------|--------|--------|
|票|进口货物海关完税凭证 | | | |
| |----------------------------------|--------|--------|--------|
|或|运费普通发票 | | | |
| |----------------------------------|--------|--------|--------|
|凭| | | | |
| |----------------------------------|--------|--------|--------|
|证| | | | |
| |----------------------------------|--------|--------|--------|
| | 小 计 | ---- | ---- | |
------------------------------------------------------------------------

附件3:发票领用存月报表
发票领用存月报表
纳税人名称(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发票单位:份
------------------------------------------------------------------------------------------------------------------
|发票|发票代码| 期初库存 | 本期领购 | 本期开具 |本期作废或遗失|交回未开发票 | 期末库存 |
| | |--------------|--------------|--------------|--------------|--------------|--------------|
|种类|或版别 |份数|发票号码|份数|发票号码|份数|发票号码|份数|发票号码|份数|发票号码|份数|发票号码|
|----|--------|----|--------|----|--------|----|--------|----|--------|----|--------|----|--------|
| | |1 | 2 |3 | 4 |5 | 6 |7 | 8 |9 | 10 |11| 12 |
| |--------|----|--------|----|--------|----|--------|----|--------|----|--------|----|--------|
|专 | | | | | | | | | | | | | |
| |--------|----|--------|----|--------|----|--------|----|--------|----|--------|----|--------|
|用 | | | | | | | | | | | | | |
| |--------|----|--------|----|--------|----|--------|----|--------|----|--------|----|--------|
|发 | | | | | | | | | | | | | |
| |--------|----|--------|----|--------|----|--------|----|--------|----|--------|----|--------|
|票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普 | | | | | | | | | | | | | |
| |--------|----|--------|----|--------|----|--------|----|--------|----|--------|----|--------|
|通 | | | | | | | | | | | | | |
| |--------|----|--------|----|--------|----|--------|----|--------|----|--------|----|--------|
|发 | | | | | | | | | | | | | |
| |--------|----|--------|----|--------|----|--------|----|--------|----|--------|----|--------|
|票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栏次关系:11栏=1栏+3栏--5栏--7栏--9栏

附件4:分支机构销售明细表
分支机构销售明细表
总机构名称: 税款所属期 年 月 金额单位:元
----------------------------------------------------------
|分支机构名称| 所在地区 |本月销售额|本年累计销售额|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本表适用在异地设有统一核算分支机构的纳税人填写,其他纳税人不填报本表。
2.“本月销售额”和“本年累计销售额”栏填写由总机构将货物移送到分支机构用于销售,但仍由总机构统一开具发票、收取货款并统一纳税的销售额。

附件5:增值税纳税申报填表说明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
(一)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
(二)“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三)“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四)“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
(五)“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六)“法定代表人姓名”栏,填写纳税人法人代表的姓名。
(七)“营业地址”栏,填写纳税人营业地的详细地址。
(八)“开户银行及帐号”栏,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帐户号码。
(九)“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栏,按税务登记证填写。
(十)“销项”部分“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合计”栏的填写口径,为应征增值税的所有货物和应税劳务,包括出口先征后退货物、视同销售货物、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等。其中“销售额”栏,填写纳税人销售货物和劳务所取得的全部销售额,包括财务上不作销售但税法规定应征增值税的价外费用等。
“货物名称”栏按国家税务总局计会统计报表的分类口径及不同的适用税率分别填列。如果生产、经营货物品种超过三项的,应按不同税率汇总填报,但必须同时按国家税务总局计会统计报表的货物分类口径填列“货物清单”,清单的具体样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制定。
(十一)第8项“免税货物”指国内环节免税货物。
(十二)第9项“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栏填写享受免税政策出口货物的销售额,包括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不包括实行出口“先征后退”货物的销售额。
(十三)本表“进项”中的第10项“本期进项税额发生额”本月数应根据本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收购凭证、运输发票以及进口货物海关完税凭证计算的进项税额。纳税人当期可以抵扣的期初存货已征税款、经税务机关批准的进料加工企业虚拟进项税额、实行出口“先征后退”货物负担的进项税额亦在本栏合计填列。
工业企业未入库、商业企业未付款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填入本栏。
对购进时无法确定用途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如免税货物与应税货物共同耗用的进项税额,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亦应填入本栏。
(十四)第11项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规定应当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第12至17项填写明细数。
(十五)第12项“免税货物用”填写销售免税货物的进项税额,包括出口免税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包括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十六)第13项“非应税项目用”填写不征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额。
(十七)第14项“非正常损失”填写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项目的进项税额。
(十八)第15项“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填写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计算增值税的货物的进项税额。
(十九)第16项“免抵退货物不得抵扣税额”填写出口企业实行“免抵退办法”计算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二十)第17项“其他”填写第12--16项以外按规定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含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项目的进项税额。
(二十一)第18项“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期末余额”填写纳税人期末尚未抵扣完的1995年初存货已征税款余额。
(二十二)本表“税款计算”中的有关栏次,按下列方法填写:
1.第22项“上期留抵税额”栏,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数。
2.第23项“免抵退货物已退税额”栏,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实际退税额。
3.第27项“代扣代缴税额”栏,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扣缴的增值税。
(二十三)第32项“本期应纳税额预缴数”填写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前向税务机关预缴本期应纳税额数。
(二十四)第34项“欠缴税额”填写按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
(二十五)第35项“本期应补(应退)税额”填写本期应纳税额中尚未缴纳的数额。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填表说明
(一)“财务指标”部分按照纳税人当期《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有关栏目填写,其中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栏按照《损益表》“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栏数据填写。
(二)“销项发票”部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栏和“开具普通发票”栏按照“备查资料”情况填写,“未开具发票”栏填写纳税人销售(包括视同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税额,上述三栏均包括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税额。
(三)“进项发票或凭证”部分各栏按照“备查资料”情况填写。
三、《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填表说明
(一)“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二)“填写日期”,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三)本表按发票份数填写,纳税人按本使用的,应换算份数后填写。
(四)“本期开具”栏填写纳税人当期填开的发票份数,包括误填作废的发票份数和一本发票中剩余未开但按规定缴销的空白发票。
(五)“本期作废或遗失”栏填写整本作废的空白发票和丢失的发票。
(六)“交回未开发票”栏填写交回给税务机关尚未开具的专用发票。
四、《分支机构销售明细表》填表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在异地设有统一核算分支机构的纳税人填写,其他纳税人不填报本表。
(二)“本月销售额”和“本年累计销售额”栏填写由总机构将货物移送到分支机构用于销售,但仍由总机构统一开具发票、收取货款并统一纳税的销售额。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学校的防治工作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学校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应采取“更为严密、严格的措施和快速反应机制”,坚决阻断非典型肺炎在学校的传播.为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防大疫、打硬仗,现对高校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学校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全校动员,全力预防,切实落实各项典型肺炎预防措施。尤其要加强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鼓励学生多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提高免疫能力;对学生宿合、食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重点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并保证空气流通;为学生宿舍配发体温计,每天测量体温,对体温升高者进行密切观察、排查等。
2.各高校必须做好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预案,建立紧急应对机制,一旦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实施隔离,切断病源在学校内的传播。要在校医院内安排一定数量的病房作为临时隔离观察室。同时,要事先与当地卫生部门协商,确定指定的收治医院。一旦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临时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观察,然后立即与指定医院联系进行转诊隔离。
3.对出现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高校,学校可根据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活动的范围,在相应的范围内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采用网上授课、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完成作业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都不离校,保证学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4.高校是相对安全的场所,为保护师生员工的健康安全,各高校要加强管理,避免人员流动,尽力阻断非典型肺炎病源进入校园。
在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期间,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取消各种旅游团组进入校园。不要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同时也要提醒和动员学生、教职工尽量减少或不参加大型集会活动。
要提醒和动员学生、教职工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五一”长假期间,各高校都要动员和组织学生、教职工在学校及当地休假,不外出旅游,外地学生不离校回家。
5.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及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安排和组织学生以小型分散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开展必要的室外文体活动等,稳定学生情绪,凝聚学校人心。
6,加强宣传工作与舆论导向.尊重学生和教职工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有关学校非典型肺炎的信息,使学校非典型肺炎的信息公开、透明。
7,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直属高校在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期间,要对教育部执行“零报告”制度,即从本月19日起实行每日下午3时之前向教育部体卫艺司(传真号:66096849)报告发病情况的制度,即使当天没有任何疫情也必须按时向教育部体卫艺司报告。
各高校附属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每日向所在地(区、县)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非典型肺炎疫情(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及相关情况。

教育部
2003年4月18日


关于加强春灌用水管理工作的通知

水利部


关于加强春灌用水管理工作的通知

水农[2008]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目前,全国各地春灌用水工作已逐步展开。为确保今年春耕备耕生产,实现粮食丰收,促进农民增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和国务院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合理调配水资源,厉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计划用水,扎实做好春灌用水管理工作。现就加强今年春灌用水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做好春灌用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去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少雨,南方一些地方遭受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今年的春耕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做好春灌用水工作,作为贯彻落实2008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春灌用水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保障夏粮丰收,促进农民增收。
  二、兴修农田水利,积极开辟水源,增加灌溉水量,努力扩大灌溉面积。一方面要抢抓机遇,利用好各地桃花汛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蓄引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搞好灌排工程设施的维修、配套和改造,提高输配水和节水能力,采取打井、筑塘堰等综合措施,尽最大可能增加灌溉供水,满足春灌用水需要,保证春耕备耕生产。
  三、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各地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增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充分发挥灌排工程设施的作用,巩固投资效益,同时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各种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各类节水灌溉、灌区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要尽快下达,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工程建设进度、质量的督促和检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及时发挥效益。
  四、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和科学调度,积极推行灌溉供水公示制。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各省发布的农业用水定额,优化春灌用水计划,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各灌区根据来水、蓄水及农业种植情况,科学合理制订灌溉用水计划,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公示灌区水源情况及灌溉供水计划,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召开灌区代表大会,向用水农户通报水情、旱情、工情,积极协调行业、部门、区域之间的用水矛盾,合理调配现有水源,努力保证春耕备耕生产需水要求。
  五、大力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升灌溉服务水平。各地要加快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和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自觉维护田间工程设施、有序灌水、节约保护的民主管理作用,建立高效、节约和规范的灌溉管理体系,建设节水型灌区。各级水利部门还要加强农业灌溉试验工作,积极开展土壤墒情测报、农作物需水预测及灌溉预报,为春灌和春耕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并派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春灌用水第一线,指导基层和农民科学、计划、节约用水,帮助解决春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障今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在加强春灌用水管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做法和取得的好经验,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并上报我部。
  为确保春灌用水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部将派出工作组,深入部分粮食主产省(区)、水资源紧缺地区和遭遇冰冻灾害严重地区,开展春灌用水工作的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春灌用水管理工作。

  二〇〇八年三月四日